深圳佳成香港搬家公司专业从事深圳搬家到香港香港搬家到深圳中港往返运输行李托运长途搬家深港搬家中港搬家等香港运输服务。咨询热线:0755-82267913 13902435056
繁體版 | 百度地图 | 谷歌地图 | 联系我们

怕儿子迷路不肯搬家 8旬老人照顾两智障儿61年

搬家资讯】  编辑:互联网  日期:2013-4-13 8:47:00

我们身边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却在照顾膝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女,或是照顾着更加年迈的长辈。即日起,本报联合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面向河北城乡征集70岁以上的高龄慈爱老人,为他们进行现金资助、实物资助、脱贫帮扶以及志愿者上门服务。

     在辛集市中里厢乡泊庄村,几乎每户农家都由喜庆的红砖墙围起,84岁的张小仅与两个智障的儿子住在村子中心,的家没有院墙,泥泞的院落里,因年久而变得发黑的土坯房已经坍塌了两间,仿佛已经无人居住。村民们告诉记者,张奶奶已照顾两个儿子61年了。

  ■故事

  木板凳搭的床

  娘仨睡了几十年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辛集市中里厢乡泊庄村,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张小仅老人家。

  掀起房门上悬挂的破烂不堪的门帘,记者看到正在舀大米的张小仅,她拿起煤球炉子上冒着蒸汽的铁锅盖,将铝勺里没淘的米一下倒进开水锅。

  “你来了?”看到记者后,张小仅反复叨念:“我们生活没困难,饿不着,村里给我安了水管和灯泡,没要钱,你们还老来看我……”

  张小仅颤颤巍巍说话间,记者感到坐着的床板很咯,掀起一张单薄的满是油污的灰床单才发现,所谓的床,不过是六七条长板凳拼在一起,再放上几块两寸厚的木板而已,张小仅和两个儿子就是在这样的两张“床”上睡了几十年。

  虽已年近九旬

  照顾俩儿一日两餐

  张小仅说,她十几岁嫁过来后就一直住在这间屋里,七十年了。

  “这么多年都是您自己做饭?”记者问。       

  “恩,俩孩子不会。”

  “除了熬粥还做别的么?”

  “麦子换馍馍、还有咸萝卜”

  每次交流,记者都得凑到她耳边大声地、一字一顿地重复几遍,张小仅耳朵背,近几年已经很难正常跟村里人交流了,跟两个儿子交流也多是靠嘴型、表情、手势。张小仅说,照顾俩儿子她习惯了,“一天做两顿,不累!”说话间,她44岁的二儿子突然从外面进屋,朝着炉子上铁锅走过来,鼻子里哼哼着。

  “他饿了。”张小仅习惯了二儿子用这样的方式跟她交流。

  “她的二儿子不会说话、也不会干基本家务。”村民们说,大儿子相对好些,虽然不会做饭,但知道去捡拾别人家扔出来的废报纸、废纸箱、废纸盒,回来卖点钱补贴家用。平日里,大伙经也常会过来送些吃的,老人家里有什么修水管、修电线的活儿,也会过来帮着干。

  卖废品的钱

  老人每笔都记账

  中午时分,张小仅61岁的大儿子扛着上午捡拾的半编织袋废纸回来了,远远看到家里来了陌生人后,不敢上前。紧接着,一辆三轮车拐进了院里,“我经常来这儿收废品。”那人告诉记者,平时每隔十来天来收一次。

  “十来天捡回来的废品能卖多少钱?”面对记者的询问,大儿子腼腆地笑了笑,没说话,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一份天真。

  “多数时候能卖个八块、十块。”收废品的老李头接过话茬说,他将废品分类后一一过秤,然后把斤数和钱数记在一个破旧的小学生作业本上。“你看好了昂!”老李头算好帐,掏出两张十元钱递了过来。尽管只有两张,张小仅还是用蘸着口水的手指头数了一下,然后掏出棉袄里的手绢,像包婴儿一样将钱包裹起来后放回棉袄兜里。同时将老李头刚才记账的作业本折了一下装进口袋。

  “那个本是老太太的账本,”老李头说,他付钱之前都会在本上写下每笔交易的详细记录。

  怕儿子找不到家

  她不肯不搬离祖屋

  泊庄村村主任杨杏礼告诉记者,张小仅共有六个子女,四个闺女,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智力发育迟滞,小儿子还是聋哑人。四个闺女成年后全嫁了出去,家里只剩下两个儿子和张奶奶老两口。二十年前,张奶奶的老伴也去世了,她就独自拉扯两个儿子。

  杨杏礼说,目前张小仅母子三个人分别吃五保和低保,村委会常常惦记着他们娘仨。去年,他们几个村干部找了一套没有人住的红砖房,希望娘仨搬过去,但老人执意不肯。老人说,她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两个儿子也都一直住在这里,怕搬家后两个儿子出去玩回来找不到家。

  “好多人都惦记着我,给我送米送面。”老人一遍一遍地念叨着。杨杏礼说,村里会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活动

  寻找身边的

  “高龄慈爱老人”

  生活中,我们身边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已进入高龄,本该尽享天伦之乐,但却还在照顾着因为种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女;还有一些老人,本应尽享天年,却在照顾着年事更高的老人。

为此,昨日上午,由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省老年事业促进会、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征集和关爱高龄慈爱母亲”公益活动在石家庄启动。本次活动的征集对象是河北城乡70岁以上的高龄慈爱老人,通过本次征集,将对全省1000名家境困难的高龄慈爱老人进行资助和帮扶;事迹特别感人的慈爱老人,将参选“感动河北十大高龄慈爱母亲”评选。

  即日起,本报联合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征集70岁以上的高龄慈爱老人,为家境困难的他们进行现金资助、实物资助、脱贫帮扶以及志愿者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