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6月中旬前贴沙河有望清理干净 长臂吊车为河中“小岛”
这三处河底小岛的淤积情况比贴沙河要好。三处的清淤量加起来才近2000立方米,预计6月中旬就可以搬家了另外,赶在主汛期前,上城区还要完成中河南段的清淤工作。据了解,中河南段清淤工程南起白塔岭沉砂池至美政桥北,全长2460米,清淤量19000立方米这次淤泥“小岛”搬家,还采用了一种全机械化操作的清淤方式。据上城区城市管理综合监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给河道清淤,一般都是先用挖泥船把淤泥挖出来,放到运输驳船上,然后就地取河水进行稀释,再用泥浆泵把这些泥浆水抽到岸边的沉淀池。等到这些泥浆干燥后,再用车子运走。
流水潺潺,忽然遇阻,不仅大煞风景,而且影响汛期排水通畅。在上城区的贴沙河、新开河、新塘河都有这样的淤泥“小岛”不过这些“小岛”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式了——今年6月中旬前,上城区市政所要帮这些“小岛”搬家河底的淤泥长期淤积,慢慢就在河中堆积成了一个“小岛”,这样的场景不少见吧?
而在搬家过程中,上城区市政所采用一种全新的清淤方式:将淤泥灌装在桶里,用长臂吊车吊到岸边,运输上车,全机械化操作,很环保哦贴沙河清泰立交桥处附近,有道独特的“景观”:这里由于淤泥长期淤积,形成了一个“河心岛”。这座“小岛”露出水面大约三四十厘米,面积约200平方米。上城区市政所的工作人员形容它:“有点像淤泥堆起来的阮公墩。”
工作人员说,这里之所以会淤积成岛,主要是这个河段是由钱塘江配水。“江水的泥沙含量比较大,这里至少有5年没有清淤过,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座河心岛。”目前,贴沙河的清淤已经开始,预计清淤量为16000多立方米,5月底完成新塘河的婺江路口、清江路口以及新塘河的清江路口,也有三座“河中岛“。不过,这些淤泥“小岛”并不容易被人发现,因为它们都藏在河面下。
这种清淤方式除了给小岛搬家,还在中河南段的清淤上派上了大用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中河桥梁多且多为平桥、古桥,特别是清淤的这段沿途有七八座桥梁,一般的挖掘船无法穿越桥洞,施工当中运输淤泥也没有上岸点,一般的清淤方式根本用不上,这种办法正是应急良药。
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挺大的,不仅抽水时的噪音大,而且还会破坏岸边的绿化。这种新的清淤方式比较环保,完全没有这些问题清淤时,挖泥船会先把沉淀于河底的淤泥挖出来,投放在放置于运输船上的淤泥桶中。淤泥桶是特制的,每个容量差不多0.75立方米,运输船上刚好能放下5个这样的桶。两艘运输船来回把装满淤泥的集装桶运往岸边。在岸边,有一个大吊机,吊臂长约3米,它会把淤泥桶陆续吊到候在一边的运输车上,再运到淤泥堆积指定地点。